減碳背景下,除工業化、專業化和規模化特征外,垃圾治理應加上低碳化;減碳背景下垃圾治理需要轉型,而低碳化是垃圾治理轉型的推動力,將促進垃圾綜合利用和生產生活方式轉型。
垃圾治理要優化垃圾綜合利用,減小垃圾處理過程的碳排放。主要任務有:①開發生物質類垃圾綜合利用方法、技術、工藝、設備和產品,優化、豐富和提效生物質類垃圾的綜合利用,強化生物質類垃圾綜合利用的綜合減碳效果;②開發石化類垃圾物質利用方法、技術、工藝、設備和產品,升級改造現有石化類垃圾物質利用設施,豐富石化類垃圾物質利用途徑,提高石化類垃圾物質利用效率,強化石化類垃圾的物質利用,進而抑制石化類垃圾的能量利用;③對現有生物質類和石化類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升級改造,尤其要開發煙氣二氧化碳的捕集、利用和封存技術、工藝和產品,提高焚燒處理設施的能量利用效率,減小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量。
垃圾治理要推行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方式,借此強化垃圾源頭減量和排放控制。具體任務有:①抑制、減小石化原料和燃料,優先采用和增大生物質原料和燃料。這是因為石化類垃圾的處理,無論是物質利用還是能量利用,即使采用碳捕集、利用和封存技術,最大可能是不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,不具備減碳效果,而生物質類垃圾的物質利用具有凈減碳效果;②節約集約化生產和推廣功能型銷售模式,減少產品廢棄物、產業垃圾、生活垃圾和加強回收利用;③加強排放控制,尤其要推行垃圾分類排放,宜區別對待生物質類垃圾(廢紙、竹木、秸稈、有機污泥、棉紡廢物、廚余垃圾等)、石化類垃圾(塑料泡沫、化纖織物等)和其他垃圾(玻璃、陶瓷、金屬等),為施行垃圾綜合利用創造有利條件。
正如《減碳背景下生活垃圾的綜合利用》指出的那樣,低碳化要求“垃圾治理應走“強化源頭減量與排放控制、物質利用,重視能量利用并配備足夠庫容的垃圾填埋”的綜合治理路線;而垃圾資源化利用應走綜合利用路線,強化源頭減量與排放控制、生物質類生活垃圾物質利用的減碳效果,重視生物質類生活垃圾能量利用的間接減碳效果,開發石化類生活垃圾物質利用、能量利用的減碳方法、技術、工藝和設備。”
總之,低碳化要求垃圾處理從垃圾焚燒填埋轉到垃圾綜合利用,并優化、豐富、提效垃圾綜合利用,尤其要強化生物質類垃圾的綜合利用;低碳化要求從垃圾處理轉到垃圾治理,在重視垃圾綜合利用的同時強化垃圾源頭減量和排放控制,增大生產生活的減碳效果,為垃圾綜合利用創造有利條件;低碳化將推動垃圾治理方法、技術、觀念轉型。